服务中心

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营造绿色低碳生活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10-26 19:34:16

  2020年9月,山西省运城市全面停止盐湖范围内的工业生产活动。从2021年开始,当地启动盐湖生态修复工程,进行堤埝整治、江道疏通、垃圾清理等,让盐湖恢复应有的生态面貌。近年来,千年盐湖正在向生态保护、风貌重塑、产业转型、全域旅游的“绿色发展”转变。新华社

  2002年,何德来夫妻二人开始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哈日木格台嘎查的沙漠里种植梭梭。他们顶着太阳、踩着月亮,用手挖、用肩扛、用瓢舀,20多年的人生岁月书画了3000亩绿色,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力量。

  为推动绿色出行,推动区域慢行交通系统的整体提升,北京市开展了自行车专用路“东拓、西延、南展”三个方向地面延伸工程,未来将形成串联昌平、海淀、西城的慢行系统。自行车专用路成为“上班族”安全、便捷、绿色、健康的出行新选择。

  绿色生活方式不仅是一种时尚,更应成为常态。近年来,全社会都热情参加到绿色低碳生活中来,通过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在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做积极探索、取得创新成就,同时也在不断探寻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道路。

  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第五日的活动主题为“绿色低碳生活宣传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营造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为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的积极努力。

  每日工作结束,电脑关机了吗?起身离开的时候,办公室的灯是否还亮着?夏日炎炎,办公室中的空调设置为几度呢?

  广泛使用节能设施设备、全力打造绿色食堂、推动无纸化办公、倡导会议自带水杯、严格执行空调运行规定、鼓励低碳出行……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以理念节能为先导、管理节能为根本、技术节能为支撑,大力推行绿色办公、节约能源改造、垃圾分类等工作,充分的发挥了党政机关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建设节约型机关工作中取得很明显的成效。2020年度人均能源消耗、人均水耗同比分别下降7.14%、11.02%,节能效益凸显。

  建设节约型机关,让节约渗透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

  四川省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双碳”目标为引领,以绿色低碳为理念,以管理节能、技术节能、行为节能为导向,力推节约型机关建设。近年来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健全节能管理体系、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节能宣传教育、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等一系列措施完成节约型机关创建目标。2021年全市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水耗分别下降1%、2%、2.3%。

  这是全国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创建的缩影。2020年,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在全国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组织并且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中央国家机关带头,各地各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控成本、提效能,把过紧日子作为一种习惯和常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地落实。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在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中成效明显,将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要求落实到机关事务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带动各级党政机关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上作表率,在节能节水、反食品浪费、生活垃圾分类、塑料污染治理等方面充足表现党政机关的模范带头作用。截至2022年底,全国70%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总计12.7万家),其中3800余家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及垂直管理、派出机构达到节约型机关创建要求。

  社区是一个城市的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作为城市社会最基础的单元和细胞,社区最贴近民生,也直接影响民生。创建绿色社区,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方式,推进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让生活环境绿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绿色社区的创建不是一时之功,如何形成长效机制,培育绿色低碳的社区文化,是社区应该更多考虑的问题。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6部门联合印发《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就对如何创建绿色社区提出了明确要求,绿色社区创建行动以广大城市社区为创建对象,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方式,推进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垃圾分类一直以来都是社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北京市顺义区江山赋社区积极打造厨余堆肥项目,厨余堆肥让居民切实看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每一位居民都被告知分出来的厨余在三个月后可以回馈一份沃土黑黄金。正是这种变废为宝的做法,增强了居民做好垃圾分类的动力。

  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福兆社区是全镇第一家对垃圾箱房引入磁感应喷淋消毒除臭系统的社区,实现了对垃圾箱房的高效除味和除菌消毒。与此同时,该社区在垃圾分类点加装24小时智能视频监控,对居民投放不分类等问题开展实时管理。

  绿色社区的创建不只有垃圾分类,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培育绿色社区文化、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也都随着绿色社区创建热潮的掀起而同时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全国63%的城市社区参与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并达到创建要求,绿色社区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全过程,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方式推动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工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机制建立完整,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提升,社区环境更加整洁、舒适、安全。

  走进国内目前顶级规模、取得运行标识的绿色航站楼--广州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能清楚看到前列式+指廊式航站楼构型设计,该设计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航班靠桥率,同时明显降低了机场摆渡能源消耗。来到办票大厅和安检大厅,上空屋面分别设置22个带形采光天窗,采光系数平均值分别达到3.92%和2.56%,保证了大进深高空间采光的均匀性。同时该航站楼采用的大屋檐+可调百叶综合遮阳和大屋檐+张拉膜综合遮阳,实现了夏季外遮阳系数为0.29,冬季外遮阳系数大于0.54,保证了西向空间的热舒适度并节能14%。值得一提的是,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在机场航站楼的屋面上设置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系统装机总容量2.2兆瓦,包含8090块多晶硅光伏板,其转化率能达到16.51%,系统总效率80%。

  一栋栋与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类似的绿色建筑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资源日益减少以及公众对于可持续生活的渴望,都使绿色建筑成为非常关注的焦点。慢慢的变多的绿色建筑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在助力节能降碳的同时,也提升了公众的生活品质。

  据介绍,2022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面积中绿色建筑占比超过90%,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过85亿平方米,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达到2.5万个。节能建筑面积超过277亿平方米,占比达到63.17%,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累计1390万平方米。全国共有123家机构获得绿色建材认证资格,3846个建材产品获得绿色建材认证标识。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双碳目标,实现建筑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未来绿色建筑发展,全国多地也都因地制宜提出了具体规划。

  近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润晓表示,山东省将推动绿色建筑地方立法,组织创建绿色城市试点。编制发布绿色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加强完善区域标准体系。稳步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修订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将能效水平再提升20%。加快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建设,开展低碳、零碳建筑(社区)建设试点,贯彻落实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三年行动方案,推动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绿色建材。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绿色建筑建设标准,推动绿色建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严格执行勘察设计质量管理制度。

上一篇:公益微视频|节能降碳常叮嘱 “绿色”日子长随行
下一篇: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常州举行